- 日文文法
「自他動詞」&總是搞不清楚的「結果態」,超入門詳解!
發表於 2020.04.20
很多自學者在學完1-50課的初級課程後,由於學習的文法量不夠,加上學習過程中沒人可以詢問,常常只能以囫圇吞棗的方式學習。後來,當他們發現自己疏乎了很多重點,也有很多關鍵文法漏掉時,就會跑來找我想重學1-50課,但這太浪費時間了,可是他們卻又想有規則地重頭複習,該怎麼辦呢?
這時我通常會建議他們從「初級3」的課程開始學,因為初級3的課程是整個1-50課中最困難,也最需要人教的部份,裡面涉及了「條件型」、「可能形」,還有「自他動詞與結果態」等。特別是29、30課的自他動詞,由於它跟「態」放在一起教,很多學生學了自他動詞後,在還沒了解它真正的用法後,就必須馬上學「結果態」,包括20多年前的我在內。我相信大多數的學生完全聽不懂這部份,今天我想針對這部份來做個說明,相信大家讀完這篇文章後,一定會了解自他動詞的核心概念,也會區分「~ている」、「~てある」的不同。
這篇文章解說,引用我「自他動詞3小時半的講座課程」中的部份解說,如果你想了解更多,看更多例句,歡迎參加我的自他動詞講座課程,相信你會有非常大的收獲的。
.jpg)
什麼是意志動詞?非意志動詞?
在進入主題之前,請先跟我來了解一下「意志動詞」、「非意志動詞」的定義。所謂的「意志動詞」指的是能以「~たい」、「~ましょう」、「~ください」等意志方式呈現的動詞,而「非意志動詞」則剛好相反,例如:
● 食べる、行く、読む → 意志動詞(能變成~たい、~ましょう、~てください)
● 咲く、見える、できる → 非意志動詞(不能變成~たい、~ましょう、~てください)
由於意志動詞是帶有意志的動作,所以通常用於「人」、「動物」;
而非意志動詞是沒有意志的動作,所以用於「物品」。
自他動詞的定義
接下來就可以了解「自動詞」跟「他動詞」的定義與解說了。① 自動詞:
用於表示「人、物品」的狀態樣子。
● 赤ちゃんが泣く。 (小嬰兒哭。 → 人)
● 猫が寝る。 (貓咪睡覺。 → 動物) ● 木が倒れる。 (樹木倒塌。 → 物品)
.jpg)
圖片來源
② 他動詞:
用於表示「某人為了某目的而去做~」。
● 赤ちゃんがミルクを飲む。
(小嬰兒喝牛奶。 → 因為肚子餓,所以喝牛奶)
● 息子が英語を勉強する。
(兒子學英文。 → 因為想要提高成績,所以學英文)
.jpg)
圖片來源
寫了這麼多,讓我再借用「自他動詞3小時半講座」中的一句話,跟大家做個簡單的總結吧!
自動詞:A怎麼了(A は/が Ⅴます)→用來表示主體A的變化
他動詞:A做了什麼~(A は/が ~をVます)→用來表示主體A的動作
ている?てある?自他動詞結果態
接下來讓我跟大家介紹「自動詞ている/他動詞てある」,也就是「結果態」的用法。① 自動詞ている
先以自動詞「死ぬ」、「咲く」為例:
● 孫悟空が死んだ。
(「死んだ」是個「非人為能控制」的「瞬間動作」,意志動詞)
↓ 只要沒收集七龍珠讓他復活 ↓
孫悟空が死んでいる。
(死んでいる「死掉了」是個「狀態」)
● 桜が咲いた。
(「咲いた」是個「非人為能控制」的「瞬間動作」,非意志動詞)
↓ 只要櫻花沒謝掉 ↓ 桜が咲いている。
(咲いている「開著」是個「狀態」)
.jpg)
圖片來源
另外,在初級29課的課程中,由於例子幾乎都是以物品為主,所以學生常會以為「自動詞ている」只會用來表示「物品的狀態」,再跟大家強調一次,它也能用來表示「人的狀態」,其實在我們的教材16課(初級2)中,就有提到相關例句,例如:
● 王さんが結婚した。
(「結婚した」是個「瞬間動作」,意志動作)
↓ 只要沒有偷吃被抓到被判離婚 ↓
王さんが結婚している。
(結婚している「結婚了」是個「狀態」)
不管是「死ぬ」、「咲く」、「結婚する」都是「瞬間性」的動作,也因此「自動詞ている」的狀態句是由「瞬間動作」而來的,某件事情發生後,只要沒被中止、取消,就會產生結果態的「~ている」,中文可以適當翻成「~著」、「~了」。
② 他動詞てある
這次以「開ける」、「書く」為例:
● 涼しい風を部屋に入れるために、母は窓を開けた。
(為了讓風吹進來,媽媽打開窗。)
↓ 只要窗戶沒被關上 ↓ 窓が開けてある。
(開けてある「窗戶開著」是個「狀態」)
.jpg)
圖片來源
● 下着が間違えられないように、私は下着に名前を書いた。
(為了不要被搞錯內褲,我在內褲上寫下名字。)
↓ 只要名字沒有被擦掉 ↓ 下着に名前が書いてある。
(名前が書いてある「寫著名字」是個「狀態」)
「開ける」、「書く」都是個「持續性」的動作,也因此「他動詞てある」的狀態句是由「持續動作」而來的,某人為了某目的而做了某件事,只要這作事情的結果沒被中止、取消,就會產生結果態的「~てある」,中文也可以適當翻成「~著」、「~了」。
需注意的是,負面性動詞「汚す」、「壊す」等不太適用於「~てある」的句型,另外「食べる」等動詞也不適合,這部份解說很有趣,但因為花時間,所以讓我留到講座中再向大家介紹。
ている/てある使用時機
問題來了,那我到底什麼時候要用「自動詞ている」,什麼時候使用「他動詞てある」呢?很簡單,想法不同,用法就不同!
A:ドアが開いているよ。
B:開けてあるんだよ。
A:どうして?
B:可楽猫が庭で遊んでいるから。
為什麼A講「開いている」,而B卻講「開けてある」呢? 這是因為A看到門打開的情況時,腦海中不考慮到「是某人刻意、故意打開的」,他只針對「門開著」這件事情做出現場景象的描寫、或現場樣子的說明,所以使用「開いている」。 而B是有考慮到「有人(不管是誰)刻意、故意打開的」,所以使用「開けてある」。
更簡單地說,當你看到某個現象發生時,如果你覺得這是有人「刻意、故意」造成的,使用「他動詞てある」;如果沒有考慮到是有人刻意、故意造成的,請使用「自動詞ている」。
.jpg)
圖片來源
最後,請讓我為大家介紹自他動詞講座中的精華部份:
【使用「自動詞」的時機】
① 用於逃避責任
② 無需表明是誰做的,或只針對動作的結果做說明
③ すぐ、よく、なかなか、全然……等副詞+自動詞
④ 自動詞給人更客氣的感覺
⑤ 自然現象,已設定好的行程、時間安排
⑥ 雖然有動作主,但忽視他
⑦ 針對結果做說明
【使用「他動詞」的時機】
① 表示過失、不好情況
② 帶有「某人主動、積極」的感覺
③ 可用於意志表現
④ 常用於身體、五官的慣用表現
⑤ 因為沒有注意,導致不好的事情發生
⑥ 針對動作的過程做說明
其實「自他動詞」跟「結果態」真的不難,真正難的是「自動詞(起きる、減る…)」跟「他動詞的自動詞化(起こされる、減らされる)」,以及「他動詞(落とす…)」跟「自動詞的他動詞化(落ちさせる…)」的使用時機及限制,由於這牽涉到「使役(させる)形」,所以很複雜,需要人教,否則大腦一定轉不過來,對於這部份有興趣的朋友們,真的可以考慮我們的「自他動詞3小時半講座課程」,你一定會大有收獲,而且對於自他動詞的各種應用,邏輯會變得很好。
今天的文章解說講的有點多了,就讓我先寫到這邊吧!如果你喜歡我的這篇文章,也歡迎給我個like鼓勵鼓勵我喔!

線上課程>>

講座課程>>

出版物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