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日本文化
日本節日女兒節介紹:動畫中常看到的女兒節是什麼?
發表於 2019.05.20
今天我們來聊聊日本節日中的女兒節。
有看過《烏龍派出所》的大家,對這個節日應該都不陌生吧?劇中的主角──兩津勘吉(阿兩)的生日就是三月三日女兒節,而每年的這一天阿兩總是會遭遇各種劫難,因為這樣的設定,日本人在三月三日,除了慶祝女兒節、擺設女兒節娃娃之外,也有人會幫阿兩慶生喔!

資料出處
回到正題,來討論這個似懂非懂的女兒節(雛祭、ひなまつり)吧!女兒節顧名思義,就是祈求家中女子健康成長的節日(女子の健やかな成長を祈る節句の年中行事)。 比起新年的五部曲簡單多了,在這個節慶只有「吃」跟「裝飾」這兩件事情要做!
女兒節會吃什麼慶祝呢?從食物了解日本文化
日本女兒節文化的飲食習俗中,有五種不能缺少食物:
●はまぐりの吸い物(はまぐりのすいもの)
●菱餅(ひしもち)
●雛霰(ひなあられ)
●白酒(しろざけ)
●散寿司(ちらしずし)
はまぐりの吸い物(はまぐりのすいもの):
這個我們最熟悉的蛤蠣湯,竟然是女兒節必吃菜單中的一項!原來貝殼在日本文化中象徵著夫婦百年好合,希望女兒找到一個好歸宿,相互依靠過一輩子。對我來說一大早喝一碗熱騰騰的蛤蠣湯是解宿醉的聖品,不過在女兒節這天喝下這碗蛤蠣湯,則是代表家人為親愛的女兒祈求好姻緣的意思喔!

菱餅(ひしもち):
這聽起來很陌生,但看到這照片,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,有種「好像在哪裡吃過」的感覺呢?菱餅是用三種不同顏色的年糕堆疊後,再切成菱形的年糕。一般較常見的是「綠色」、「白色」、「粉紅色」這三種配色。綠色象徵大地,白色象徵白雪,粉紅色則象徵桃花,合起來的意思就是「雪融後的大地,綠草發芽,桃花盛開(雪がとけて大地に草が芽生え、桃の花が咲く)」。除了為女兒祈福之外,剛好跟三月的春季到來相互呼應。

雛霰(ひなあられ):
依照地區做法不盡相同,這邊就不多做介紹,主要是以米粒或是年糕切塊為原料。
色彩繽紛的「和菓子(わがし)」,這四個顏色就比較簡單了,分別是粉紅、綠、黃、白,象徵四季,代表著希望女兒在這一年四個季節都能夠幸福健康的度過。

白酒(しろざけ):
這是用桃花的花瓣泡出來的酒,桃花在日本文化中也有去邪的效果(跟道士手上那把桃花劍或許有異曲同工之妙?!),有增強精力、補充體力的效果,被當作藥酒的一種。不過小孩不能喝酒啊!於是就用甘酒取代了,這種甘酒喝起來跟台灣的甜酒釀差不多,大多是溫溫的喝。這讓我想起,基隆夜市裡就有一家用溫的甜酒釀搭配湯圓的攤販,還挺好吃的,不過總是大排長龍,大家在女兒節的時候,不妨也嚐看看,應景一下吧!

散寿司(ちらしずし):
這種散壽司大家應該都不陌生,不將壽司捏成一個一個,而是用日本拌醋飯的木桶子把所有的壽司料跟醋飯拌散,用筷子食用。這裡面會加的料大概就是「蝦子(象徵長壽)」、「蓮藕(象徵未來性)」、「豆子(象徵健康勤奮工作)」等等,跟過年的おせち料理有幾分神似。

女兒節娃娃的擺設時間、禁忌

首先,大家可能會誤會女兒節當天才要裝飾這些人偶,其實大多在節分(2/3)撒完豆子之後,立春(2/4)時有些家庭就會開始裝飾了,最晚也要在2/24,也就是女兒節的前一週裝飾完畢。這個人偶(人形、にんぎょう)的意義就是小孩的分身,避免孩子遭受事故或是疾病,裝設的目的就是祈求小孩健康平安的長大。
但是日本傳統文化上,這種「分身」長時間存在於身邊也不是一件好事,所以在女兒節結束就會馬上整理掉。有個迷信的說法是,如果太晚收拾的話,女兒會很晚才出嫁。不過以科學的角度來看,在不久梅雨季就要來了,紙製的人偶不耐濕氣,老祖先說要及早收拾其實也是有他的道理的。
女兒節娃娃哪裡買?會不會很貴?
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女兒節人偶的行情大概落在哪裡吧!以日本最常用的比價網(価格.COM)排行榜功能來看看大概的售價是在哪裡。第一名是一家叫做久月的廠商製造的,售價含稅約七萬日幣,第二跟第三名也都是久月製造的,有了燙金等等裝飾要價16萬多,後者則是兩層結構組成要價17萬多,真的都是價值不菲。
另外,人偶其實跟和服一樣,也有租賃服務,兩週的租賃期間租金大概是2~3萬之間,品質看起來比剛剛前三名都更厲害,想必是非常高價的人偶吧?!
女兒節人偶會不會像玩具總動員一樣,也會被拋棄?
和歌山的加太海邊有著一座知名的神社,專門供奉這些被丟棄的人偶,整個神社堆滿各種玩偶,而女兒節人偶佔絕大多數,特殊的景象在當地成為了一個另類的觀光場所,祂叫做「淡嶋神社」。

這種神社日本大概有一千多個,而這一間是祂們的總社。每年到了三月三日女兒節,神社就會把供養的女兒節人偶(ひな人形)漂流到大海,這種稱做「雛流し」的宗教活動,也吸引不少人前去觀看。這裡的人偶,就如同上面說的是被丟棄的人偶,但公德心強烈的日本人不太會在路上亂丟東西的,所以都是親自拿去神社丟棄,而神社的規定是一袋(四十公升的家庭用垃圾)一千五百日圓。

至於筆者為什麼會知道這一個詭異的神社,是因為幾年前筆者在USJ玩萬聖節的鬼屋時,看到有一間充滿人偶的鬼屋,號稱是當年最可怕的一間,還貼有警語說「這裏的玩偶都是從『淡嶋神社』請來的,請不要跟玩偶們對到眼,以免遭到什麼可怕的事……」,不過,USJ這個玩笑開太大之後,引起了社會一些反彈,但對筆者而言,他在經營這個可怕氣氛是非常成功的……。
女兒節活動整理,順便教你看節目傳單(案内ポスター)
全日本的2019年女兒節活動已經陸續開始了,大家可以去看看不同地區的人怎麼慶祝女兒節。剛好要去日本玩的人可以順便把這個活動加進行程裡,感受一下女兒節氣氛,在這裡順便教各位在看這種宣傳單的時候,要掌握哪些地方才不會漏掉小細節!
首要當然是「活動名稱」,會在傳單最上方,通常名稱會出現一些片假名構成的外來語單字,例如フェスティバル(嘉年華)、フェア(集市,多半用在展覽)、シンポジウム(研討會)、セミナー(研習會)、カンファレンス(會議)、ミーティング(會議)、キャンペーン(特價)、マーケット(市集)、イルミネーション(燈光秀)、プロジェクトマッピング(投影燈光秀)等等看起來落落長的名詞,不過這些有背熟,看習慣了大多都是一樣的。
傳單範例:

(圖片來源:第0回 後楽の森と川パークマーケット)
名稱之後就會是「時間」、「地點」等等,這些都沒什麼特別好提的,比較要注意是「有料(付費)」、「無料(免費)」,或是「一部有料(部分收費)」。地點通常會寫上最近的車站(最寄り駅、もよりえき),方便大家搭車前往。
如果是戶外活動,寫上「雨天決行(うてんけっこう)」時,表示下雨天也照常舉辦;若是寫上「荒天中止(こうてんちゅうし)」,則表示下雨又吹大風的話就會取消。聽起來有點曖昧不清,所以通常較大型的活動都會有官方網站或是推特,方便大家在前往活動之前,可以上網確認最新狀況。
女兒節(ひな祭り)這個屬於女孩子們的節日,在日本女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。筆者曾讀過一篇文章,內容是在說家中過節的儀式感跟幸福感很有關係,重視各種儀式,形同重視家中的成員。此外,一起過節也能夠培養家庭成員間的感情。女兒節快到了,在台灣要裝飾這些人偶可能比較困難,但也可以試著用文中提到的食物,來為自己或是自己的小孩祈福,一起過一個有特別意義的三月三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