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日文文法
來談談條件形「~ば」吧!
發表於 2020.02.10
各位在學日文第一次遇到的條件形不外乎就是「ば形」吧!
我在教初級的動詞變化時都會跟同學說:「如果你有按部就班先把可能形學完,那在學「ば形」的時候就會覺得很easy,因為除了第3類變法不同,其它都一樣,只是去掉尾部加ば(2類會有一些省略)而已。」
(聽不懂的要去複習初級文法一下哦~)
說到條件形,不論是我們現場課程還是線上課程,一定會做相似文法的比較,例如たら、なら、と的用法。
今天就先來細談「ば形」作為條件形的特徵,以及跟と用法的比較吧!
×(あなたは)風邪を引けば、(あなたは)薬を飲んでください。(你感冒,你吃藥)
不瞭解什麼是意志、非意志的同學,請看一下我面具時期的舊影片複習複習吧!
〇彼が風邪を引けば、あなたが看病してください。(他感冒,你照顧)
〇機会があれば、相撲を見たい。(あります 是狀態詞)
〇頭が痛ければ、薬を飲んでください。(痛い 是狀態詞)
例如:
〇今お金があれば、行きます。(現在要是有錢的話就去了。)
→表與事實相反,現在沒錢,所以不去
〇時間があれば、私も行けるのに。
(有時間的話,我明明也可以去的說。)
→ 表不滿、遺憾
〇新幹線で行けば、間に合うだろう。
(坐新幹線去的話,應該就會來得及吧!)
→實際上來不及,沒趕上時間,很懊惱
看到第二、第三例句時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特點?使用條件型的ば型時,它後面通常會接「のに」、「だろう」等,所以日檢文法題看到句尾有「のに」、「だろう」時,答案絕不是「と」、「たら」,這時選「ば」就對了,小撇步供各位參考!
①この薬を飲むと、眠くなる。
(吃了這個藥,就會變得想睡。)
②この薬を飲めば、元気になる。
(吃了這個藥,就會變得有精神。)
由於①「と」用法強調的是「必然性」
例如「春になると、桜が咲く(春天一到,櫻花『一定』會開)」。
因此:①是「吃了藥,一定會想睡覺」的意思。
②的話,情況則會變成「要怎麼樣才能『元気になる』呢?」, 很簡單啊,只要「この薬を飲めば」,你就會「元気になる」了,也就是 「この薬を飲めば」是「元気になる」成立的條件,因此「ば」形就被稱為「條件形」了。
若將上面的解說,講得更精簡的話就是:
AとB 用於表示「必然結果」,常見於「機械操作、報路、自然現像、習慣」等。
AばB用於表示「為了讓B成立,A所需要的條件」
例如:
.どうすれば、電源が入る?(要讓電源啟動的話,該怎麼做才好?)
→このボタンを押せば、電源が入るよ。(只要按這個鍵的話,電源就會啟動了喔。)
總而言之,在「AばB」的句型中,A的部份會是句子的重點,因為「A是為了讓B成立,所需的必要條件」。
關於這問題,我能很肯定的回答:
是的,沒有錯!但請注意,這只限於當句子可以放入「いつも」、「きっと」、「必ず」等表示反覆習慣的詞彙時才可以替換,在其它情況下,「ば」和「と」是不能替換的。
例如:
.夏が来れば、(いつも)泳ぎに行く。
=夏が来ると、(いつも)泳ぎに行く。
.時が経てば、(きっと)彼女のことを忘れるだろう。
=時が経つと、(きっと)彼女のことを忘れるだろう。

關於ば的教學,先到這邊為止,雖然有一點小複雜,但以上提及的都是書本或學校沒教到的用法,只要能把以上的用法學起來,相信你條件形一定學得比別人好,當以後遇到相關問題時,就再也不會只憑感覺選答案了。老樣子,如果覺得這篇很實用的話記得幫我們按like或分享哦。
★ 自學想要打好基礎一點也不難>>

線上課程>>

講座課程>>

出版物>>
我在教初級的動詞變化時都會跟同學說:「如果你有按部就班先把可能形學完,那在學「ば形」的時候就會覺得很easy,因為除了第3類變法不同,其它都一樣,只是去掉尾部加ば(2類會有一些省略)而已。」
(聽不懂的要去複習初級文法一下哦~)
說到條件形,不論是我們現場課程還是線上課程,一定會做相似文法的比較,例如たら、なら、と的用法。
今天就先來細談「ば形」作為條件形的特徵,以及跟と用法的比較吧!
作為條件形的「ば形」四大特徵與限制
① 當AB主詞相同時,B部份不可以是意志動詞(如:願望、依賴…)
×(私は)日本へ行けば、(私は)ぜひ温泉に行きたい。(我去,我泡)×(あなたは)風邪を引けば、(あなたは)薬を飲んでください。(你感冒,你吃藥)
不瞭解什麼是意志、非意志的同學,請看一下我面具時期的舊影片複習複習吧!
② 當AB主詞不同時,沒有此限制
〇陳さんが行けば、私も行きたい。(小陳去,我去)〇彼が風邪を引けば、あなたが看病してください。(他感冒,你照顧)
③ 當A是狀態詞(如:形容詞、ある、いる、可能形…)時,也沒有此限制
〇機会があれば、相撲を見たい。(あります 是狀態詞)〇頭が痛ければ、薬を飲んでください。(痛い 是狀態詞)
④ ば形可以用來表示「與事實相反」,或表示不滿、遺憾
這個用法是ば形比較特別的用法,非常好用,可以學起來,例如:
〇今お金があれば、行きます。(現在要是有錢的話就去了。)
→表與事實相反,現在沒錢,所以不去
〇時間があれば、私も行けるのに。
(有時間的話,我明明也可以去的說。)
→ 表不滿、遺憾
〇新幹線で行けば、間に合うだろう。
(坐新幹線去的話,應該就會來得及吧!)
→實際上來不及,沒趕上時間,很懊惱
看到第二、第三例句時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特點?使用條件型的ば型時,它後面通常會接「のに」、「だろう」等,所以日檢文法題看到句尾有「のに」、「だろう」時,答案絕不是「と」、「たら」,這時選「ば」就對了,小撇步供各位參考!

瞭解「ば形」的特徵後,我們加入と用法來做個比較吧!
ば形 vs. と
我們先看以下兩個句子來分析他們的不同:①この薬を飲むと、眠くなる。
(吃了這個藥,就會變得想睡。)
②この薬を飲めば、元気になる。
(吃了這個藥,就會變得有精神。)
由於①「と」用法強調的是「必然性」
例如「春になると、桜が咲く(春天一到,櫻花『一定』會開)」。
因此:①是「吃了藥,一定會想睡覺」的意思。
②的話,情況則會變成「要怎麼樣才能『元気になる』呢?」, 很簡單啊,只要「この薬を飲めば」,你就會「元気になる」了,也就是 「この薬を飲めば」是「元気になる」成立的條件,因此「ば」形就被稱為「條件形」了。
若將上面的解說,講得更精簡的話就是:
AとB 用於表示「必然結果」,常見於「機械操作、報路、自然現像、習慣」等。
AばB用於表示「為了讓B成立,A所需要的條件」
例如:
.どうすれば、電源が入る?(要讓電源啟動的話,該怎麼做才好?)
→このボタンを押せば、電源が入るよ。(只要按這個鍵的話,電源就會啟動了喔。)
總而言之,在「AばB」的句型中,A的部份會是句子的重點,因為「A是為了讓B成立,所需的必要條件」。
「ば」=「と」嗎?
很多學生都曾問過我:「ば」和「と」是不是可以替換?關於這問題,我能很肯定的回答:
是的,沒有錯!但請注意,這只限於當句子可以放入「いつも」、「きっと」、「必ず」等表示反覆習慣的詞彙時才可以替換,在其它情況下,「ば」和「と」是不能替換的。
例如:
.夏が来れば、(いつも)泳ぎに行く。
=夏が来ると、(いつも)泳ぎに行く。
.時が経てば、(きっと)彼女のことを忘れるだろう。
=時が経つと、(きっと)彼女のことを忘れるだろう。

關於ば的教學,先到這邊為止,雖然有一點小複雜,但以上提及的都是書本或學校沒教到的用法,只要能把以上的用法學起來,相信你條件形一定學得比別人好,當以後遇到相關問題時,就再也不會只憑感覺選答案了。老樣子,如果覺得這篇很實用的話記得幫我們按like或分享哦。
★ 自學想要打好基礎一點也不難>>

線上課程>>

講座課程>>

出版物>>